化橘红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我们来看看明朝州官和化橘红的故事,看看他的咳嗽是如何治好的:
明朝初年,化州有一位州官,由于他贪得无厌,耽于酒色,终于得了严重的气管炎。日咳,夜咳,升堂咳,退堂咳,咳得他楸心裂肺,六神无主。州地的名医差不多都请遍了,药也服了无数,但都无济于事。眼见得病情日趋严重。
一天,衙役又给他请来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诚惶诚恐地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什么“涤痰汤”、“止咳散”之类开了一剂二服。衙役奴婢们立即买药的买药,煲药的煲药。第一剂服下之后,还是照咳无误。
入夜,天下起了大雨来,“气管炎”最怕风雨天和天气突变,此时的州官咳嗽加剧,只咳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气将欲绝。州府上下一片忙乱。师爷急令奴婢煎第二服药。这时,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刚好厨内的缸中又没有水。
日里,州府内都是到“凤饮鸣泉”井挑水食用的,现在已不能去取水了,怎么办呢?有了,奴婢见厨房边的金鱼池内有水,出去舀了一杓,和药就煎。州官服下了这剂药后,一觉醒来,顿觉神清志爽,胸舒气平,咳嗽大喊。
他觉得奇怪:为啥第一剂一点功效都没有,而第二剂这般奏效呢?他立即叫来煎药的奴婢。 “哒,大胆奴婢,你在我的药里加了什么?” 奴婢自知所为,吓得要死:“回老爷,什么……什么也没有加呀!”
州官见斥吓不奏效,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唔,是这样,我服了你煎的药后,病好了很多,不知为啥,才叫你来问一下。” 奴婢见是这样,只好从实说:“回老爷,这服药没加什么多余的药,火候也和第一服一样,只是昨夜风大雨大,厨房内无法取到‘风井’水,奴婢只得从金鱼池中舀水来煎药。”
州官一听,立即叫奴婢将药渣取来,仔细辨认,发现药渣中多了几朵小白花和一些不知名的果。待到天明,州官又到鱼池察看,见金鱼池边长着一棵树,药渣中的小花,正是此树的花,池内还落下了不少,树上还有许多呢。州官立即召集衙役来辨认此树。
衙役齐声说:“这是一棵柚树。”州官不大相信,又请来那位给他诊病的老中医。老中医经过一番辨认后,说:“这是一棵橘红树,与柚不同。” 老中医听州官述说经过后,立即采摘了一包橘红花,又开了两剂中药,每剂配了适量的橘红花。结果,药到病除。
这位州官十分得意,立即把这棵树官封了,据为已有。他每年采摘的花、果,除留点下来准备治自己想起就胆战心惊的咳嗽病外,余下的即拿去巴结上司,之后逐级上传,最后传入了皇宫,被皇宫列为贡品。这任州官因为有了这棵橘红树,后来官阶连升,大发其迹,化州橘红也自此闻名于世。
原来这就是化橘红称为明朝贡品的故事,虽然是历史传说,但是却一定的道理。明朝后期,化州橘红称为了贡品。被称为“一片值千金”,称为达官贵人治疗咳嗽的良药。
历史上,我们还有范祖禹与橘红的故事,还有罗辨仙和化橘红的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