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2019.7.10 21:57 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广东省 化州篇,我们来看看,它都关注了化州哪些内容:
陵江、罗江、鉴江如叶脉状自北向南纵贯化州,江水的润泽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流传至今的古老传说。
相传,在这处河湾里有条巨龙变化无穷、兴风作浪,后被一位刘隐仙人降伏化为石龙,石龙之首探入州府腹地,龙尾潜于江中,石龙胜迹也由此衍生和留存了下来。故南朝梁时在此地置石龙郡、石龙县。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因当时州治为石龙胜迹所在,便取“龙能变化之义”,改县名为化州,化州之名由此产生。化州的由来。
100多年后的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州守李丹把治所从河东旧城岭迁至河西,于宝山东新筑化州城。即是今天的化州城所在。
冼夫人:岭南第一巾帼英雄
化州之地南朝梁时属“罗州”,虽已属南朝政权管制,但对当地俚族却“号令不行”,难以约束。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部属十余万家”的俚族首领冼英嫁给罗州刺史之子冯宝,使汉族政权与地方俚族结为稳固联盟,自此顺利推行中央政令和汉族文化,教化民众,使民从礼,改变俚人旧俗。
在冼夫人深明大义的影响下,冯冼家族子孙与其共同治理石龙郡的30年里,石龙古城“景色秀丽,市井繁华,弦歌闻于百里外”,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较大的城池。
今天,在石公岭古码头、榕树湾古流口和古道等遗迹里,仍能依稀想见千年以前的舟楫浮泛和车马喧嚣。
崇文重学 一门九举四进士
化州文庙,又称学宫,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数朝续修、迁建,现学宫乃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重建,形成今天化州文庙的建筑格局。
一块镌刻着“天下文枢”的巨匾嵌于文庙前广场上的柏木牌坊正中,震古烁今。
随着科举制度盛行,化州民间崇文重学之风在明清时期日趋鼎盛,其中华山李氏在明朝时就以“一门九举四进士”的佳话轰动岭南。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191年中,从李氏大祠堂中共走出了九位举人,其中四位随后高中进士,官居高位,刚正清廉。宗祠的中堂供奉着历代功成名就的先祖画像,以激励李氏后人发愤图强。
除宗祠以外,化州自古兴建最多的是书院家塾,其中文楼镇那播村的白梅书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书院之一。
如今,那播村的奖学助教基金每年都会在9月发放,扶助和鼓励学子奋发读书。
夸张的面具 矫健的舞步 激昂的唱腔
“跳花棚”又称“跳傩”。“傩”是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以佩戴面具舞蹈为特征。这种仪式在与化州当地风俗逐渐融合之后,形成了如今这种古朴浓郁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舞蹈。
2011年,随着跳花棚被收录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座跳花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
夸张的面具,矫健的舞步,激昂的唱腔,这种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生动歌舞已经成为当地各种民俗活动中最受瞩目的演出项目。
化州橘红 走向世界
“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这是《本草纲目拾遗》中对中药化橘红的描述。历史上诸多医书药典中都有对橘红药用价值的记载,然而唯有化州出产的橘红以其外皮异常显著的止咳化痰功效,而闻名于世,故后人在橘红之前加之产地“化”字予以区分,凸显其珍贵。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橘红中药文化”省级代表传承人 李锋
相传在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北宋史学家范祖禹被贬化州为官,因偶以落入橘红花的井水泡茶饮用,咳疾不日而癒。范祖禹随即走访乡民、遍查书籍,终于在府衙内的橘红树上解开了心中疑惑。
自此,化橘红的药用功效广为流传。至明清时期,更是被朝廷列为御用药材,成为贡品。
化州也因盛产化橘红而有了“橘州”的别称。
为了把化橘红推向国际市场,自2002年开始,化州农研所就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曾继吾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不仅对传统化橘红种植、炮制技术进行科学化改良与完善,也对化橘红独特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科学论证。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化橘红终于在2012年被列入《美国药典》并投放加拿大市场。化橘红这种中国“土生土长”的中药材真正撬开了国际药材市场的大门,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典范。
文庙学政署中,莘莘学子遵古人风尚读书演礼;城市广场上,古朴舞步随时代节拍激越昂扬;千亩橘园里,百年南药靠薪火相承世代常青;缫丝生产线上,洁白蚕茧随剥茧抽丝千载绵延。
这就是化州,化州的文化了。